2022年9月8日星期四

中国出海往事:从太平手袋厂到“新出海四小龙”

01 | 开启进阶之路

YCCHUHAI 


1999年,从台积电离职的张汝京和汉鼎亚太风投徐大麟,希望在香港推行"硅港"计划,因此向港府提出了土地需求。但彼时正值香港雄心勃勃的"数码港"计划摇身一变,化身成了地产项目,于是出于对出现第二个"李泽楷"的担忧,港府最终没有同意拨地。

而斜道杀出的上海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。上海不仅愿意以近乎免租的条件提供土地,还提供了首五年免税,其后五年税款减半的优惠条件,最终成功打动了张徐二人。于是项目落地上海,演变成为了如今的"中芯国际"。

时至今日,中芯国际不仅发展成为了全球前五大晶圆厂,同时也为上海带来了半导体产业群,带动了本地一批高附加值制造业岗位的诞生。

不过面对错过了这样一个宝藏,香港官员似乎并没有那么惋惜。一位后来身居高位的香港官员在当时只是云淡风轻地表示,"在一些需要使用大量土地、聘用人手少以及增值不太高的行业,本港的竞争条件确是稍为不利,因此尊重他们的决定。"

或许能够认为半导体产业"增值不太高"的,也唯有香港一家。虽然香港和"亚洲四小龙"里的其他成员一样,都是通过参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起了第一桶金,但香港可以背靠内地做转口贸易和金融生意,凭借第三产业就可以继续保持繁荣。

毕竟在之前的1996年,广义贸易业取代制造业成为了香港第一产业。在这样的转型之后,香港人均GDP依然在四小龙中保持领先到了21世纪。

并不具备香港独特优势的其余"三小龙",显然离不开制造业。韩国为了让产业链条持续向上攀升,祭出了OECD国家中的最高工作时长;新加坡也在"惊输"独特文化影响下,努力留住了第二产业;中国台湾也在此过程中,思考如何在价值链中获得最大的利益。

在更早的1992年,时任台湾宏碁电脑董事长施振荣,就总结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:要增加企业的附加价值,绝不能久居曲线底部的组装、制造位置;而需要往左端(研发、技术)或者右端(品牌、服务)位置迈进。

 ▲"微笑曲线"示意图

而在彼时的海峡对岸,背负着更多的人口、面临着更大的发展压力的中国大陆,同样也需要加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,通过发展来解决社会的各项问题。

在亚洲"四小龙"通过数十年发展,就赶上了发达工业国两个世纪以来的领先身位之后,中国大陆产业带也在这前后的数十年间,开启了在全球价值链条上轰轰烈烈的进阶之路。

02 | 迈向"世界工厂"

YCCHUHAI 


尽管已经成长起来的经济体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发展路径,但如果不是家里有矿,所有后来国家迈入已有的全球分工体系时,手中的唯一一张牌总会是——人口红利。

1978年7月一个傍晚,行色匆匆的香港商人张子弥在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领导的陪同下,走进了以镇子命名的"太平服装厂"。原籍上海的张子弥在确认了合作的兴趣之后,拿了一些半成品配件,问时任业务负责人唐志平能不能比照样品制作出来。

唐志平在接下之后,通宵和厂里技术员将这个欧洲风格的手袋复制了出来,第二天早晨就送到了张子弥面前。张子弥看到后,对质量和效率非常满意,当即决定合办手袋厂。9月,太平手袋厂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,编号为"粤字001"。


▲第一个样版和按样缝制的手袋。

太平手袋厂的正式开工生产,也意味着"三来一补"模式的正式诞生。而这一模式无疑是当时的最佳选项,在资本累积近乎于无的条件下,生产的设备、原材料和来样都可以由外商提供,而且外商还能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。

于是"三来一补"模式很快成为了沿海开放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。1996年,太平手袋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宣告寿终正寝,但是在它身后的土地上,东莞外贸在此前一年达到历史最高值,外向依存度(对外贸易总额占GDP比重)达到了433.8%。

除了港商,台商和外资也先后开始向中国大陆进行投资。1995年诺基亚落子东莞,这也意味着外来资本投资的领域,也正逐步向电子通讯、五金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变。

于是在充足、廉价、高效的劳动人口,以及开放便利的政策加持之下,中国正在向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靠拢。

仅在深圳横岗,到2003年仍保有562家"三来一补"企业,虽然已经比巅峰期减少了300家,但当年结汇仍然超过了5000万美元。在全国的版图上,中国到2010年已经为世界代工生产了68%的计算机、70%的手机、80%的空调以及65%的数码相机。

而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,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彼时正在一路飙升,2010年正式超越了美国,第一次登上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。

▲中美日三国历年工业增加值比较

然而人口红利期终究有走向尾声的一天,加上土地资源紧缺、能源紧张的因素,"三来一补"模式在2012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回过头来看,发展"三来一补"是开放初期的无奈之举,毕竟这是在卖苦力的同时,还搭上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。

但人口红利的兑现,让无数原本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,成为了全球生产链路中的一环;让众多沿海农业村镇,一跃成为工业重镇;也让部分地区,培育出了一个不甚完美却足够齐全的产业集群,这些都在为中国实体产业的下一次跃迁积蓄能量。 

03 | 兑现"产业链红利"

YCCHUHAI 


当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行驶,原本在中国沿岸星星点点的代工厂,在长期的投入和集聚之后,俨然已经扩张成为了连接成片的产业带。

在东莞,一小时交通圈内,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生产企业快速配齐一部手机95%的零部件;除此之外,包括晋江的体育器材、绍兴的纺织制品、义乌的小商品……中国制造业在众多等领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产规模。附加值较高的家电产业同样在此行列。

而在日后可以制造出全世界60%冰箱的中国制造业,其实直到1980年,才通过仿制日本三洋生产出了第一台电冰箱。白手起步的中国家电企业,最终不得不通过"技术换市场"的策略,出让国内庞大市场和劳动力,来换取技术瓶颈的突破。

这一方针使得国内家电企业快速完成了先进技术的积累,并且逐步形成了庞大且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
产业链集群使得成本迅速降低。中国家电正是凭借高性价比的"杀手锏",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。2011年,中国家电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。2012年,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的冰箱业务——30年前的"学生"已经青出于蓝。

而就在家电业产值破万亿的同一年,另一位产业链顶级玩家小米手机第一次出现在了公众视野。在2011年8月16日小米第一场产品发布会上,雷军把手机的所有配置全部拆开并逐个科普,向台下观众提了一个问题:同样配置小米卖多少钱?

台下有人喊了5000,小米最终定价:1999元。

▲小米首场发布会现场

三周之后,小米的首次网上预定就卖出了30万台,第二次又再次卖出10万台。而彼时如日中天的苹果iPhone4,首日的销量也不过60万部。通过对产业链的高效整合,小米以一己之力,结束了中国华强北山寨机的时代。

2014年,堪称雷军和小米手机的巅峰。那一年,小米凭借着红米系列的成功,在成立短短4年间就出货超过6000万台,傲居全球第三。但所谓"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",凭借产业链红利起家的小米,同样也无法承受在供应链上出现任何差池。

2014年小米唯一的芯片供应商高通,受到中国"反垄断"制裁,于是小米就必须为芯片的专利费用支付更高成本。而后小米又惹怒了三星半导体,于是雷军不得不在2016年一个月内连飞四次韩国,亲自道歉,这才解决了当时小米的交付难题。

除了容易在关键领域被卡脖子之外,依赖产业链红利获得竞争力的另一个恶果,就是容易引发价格恶性竞争。

由于坐拥产业链优势,因此中国厂家扩充产能的边际成本极低。在家电领域,国内的空调产能至少有2亿套,然而全球的家用空调需求仅有1.2亿套左右,于是价格战就成为一种常态。

因为没有定价权只能维持着稀薄利润,已经在价格战中倍感疲倦的中国实体产业,在这一次意识到了研发端差异化竞争乃至赶超的重要性。

一批迸发出十足生命力的年轻科技型企业,即将在缓缓拉开的幕布后踏上产业舞台的中央。

04 | 初尝"工程师红利"

YCCHUHAI原文转载:http://fashion.shaoqun.com/a/1190422.html


阿里巴巴国际网站:http://m.ikjzd.com/w/1260
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:http://www.ikjzd.com/w/1921
清远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around/qingyuan.html
湖北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hubei.html
华北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huabei.html
北京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beijing.html
华东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huadong.html
西南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xinan.html
西北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xibei.html
懒人经济兴起!这些小家电品牌突围千亿市场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567396098734317569
重磅!美国决定继续延长对华货物征收301关税,下一步进入复审程序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567408551916969985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