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年关,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"年后再说"阶段,但亚马逊卖家却仍不敢松懈。近期接连有卖家被"整顿"的消息传出,违规、下架、赔款……无论是沾上哪一个都会焦头烂额,以下雷区不得不防!
雷区一:亚马逊listing标题新规
继2024年8月份实施商品描述新规后,亚马逊又对listing标题下手了,更新了商品名称规范,已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生效。
具体规定如下:
1.对于大多数商品分类,商品名称不可超过200个字符(包括空格);
2.商品名称不可包含促销用语,如"free shipping"或"100% quality guaranteed .";
3.商品名称不可以使用特殊字符,如:!、$、?、_、{、}、^、¬ 和 ¦,除非这些字符是品牌名称的一部分;
4.商品名称中词和词组不可以超过两次(允许两次),介词、冠词和连词除外;
5.商品名称必须包含可用于清晰描述商品的最少信息。
卖家在创建商品时务必要严格遵循上述规定,不然将会收到违规邮件或通知,届时亚马逊将会给予14天的宽限,若未及时处理亚马逊将会自动发布AI修改的标题,以确保产品不会被搜索抑制。
细心的卖家想必已经发现,近这两年亚马逊对于Listing用词管控愈加严苛,不仅先后发布商品描述、listing标题新规,而且还多次因词汇发起扫号,比如Gift/Free/Warranty等词汇引发的敏感词违规。
再如operation、durable、Summer、Morandi、collapsible等产品常用词侵权,大批卖家被判商标滥用并收到listing下架通知。
总而言之,listing用词务必要慎重,敏感词不能用,他人的商标也要注意规避,尤其是一些常用词商标,经常会让卖家侵权不自知。对此,积特整理了亚马逊敏感词词汇表、常用词商标汇总、商标查询教程,有需要的可留言获取~
雷区二:TRO侵权
最近一起血氧仪专利侵权案"走红"跨境圈,该官司不仅长达7年,而且被告方还赔付100万美金(约合人民币731万元)进行和解。无论是诉讼时长还是和解费用,都给卖家们带来了亿点点震惊!
摊上侵权官司,不仅涉案listing会被下架,账户资金还会被冻结,想要解决就得花钱去和解或应诉。想必卖家们对此并不陌生,毕竟近些年TRO侵权愈演愈烈,不少店铺都曾中过招。新的一年,势头依旧不减,有卖家2025年第一天就收到了TRO大礼包。
TRO全称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,译为"临时禁令"。原告向法院递交诉状立案时,通常也会向法院申请签发临时禁令。亚马逊收到临时禁令通知后,一般会以邮件的形式通知卖家。若您收到的邮件中带有"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"字眼,即确定............. 原文转载:https://fashion.shaoqun.com/a/1872495.html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