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神经前沿
一项结合磁共振扫描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研究表明,人类大脑对近距离威胁与对远距离威胁的反应截然不同。后者涉及的环路与问题解决相关,而前者触发的脑区参与防御行为,属于缺乏理性的动物本能,也更易引起较长持续时间的恐惧反应,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PTSD)。
无可奈何的是,恐惧支配甚至主宰着我们的生活。然而恐惧对心理健康的持久影响却并不相同,这是因为人脑利用不同环路处理各种险境。
杜克大学发表于《美国科学院院报》的一项新研究就人脑处理切身威胁与遥远威胁的方式进行了探索。具体而言,它阐明了威胁的距离如何影响恐惧的学习与记忆过程。
- Dave Plunkert -
从传统意义上讲,由于被试通常坐在与电脑屏幕距离固定的位置,这类接近度相关的恐惧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往往难以操作。为了应对这个问题,研究员们对设备进行了大胆创新。
49位健康被试被安置于装有虚拟现实系统(包括3D电视和3D眼镜)的磁共振扫描仪内,并以第一人称视角观看两种场景——无威胁或威胁性人形图标分别以远近两种距离出现。
测试的第一天,被试面前呈现出一条漆黑深远的走廊,并被动前进直到图标出现。每当威胁性图标出现在3米或0.6米距离时,被试便会受到一次电击来建立恐惧。无威胁图标也以同样距离出现,但不伴有电击。
第二天,被试被置于相同场景中,但仅仅在每组实验开始时给予被试三次电击(而不是每次在威胁性图标出现时给予电击),以此来唤起被试在前一天实验中建立起的恐惧。在这一阶段,研究者想要观察的是:在缺乏实时电击的情况下,实验场景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发先前习得的恐惧反应。
第一天的磁共振数据表明,一臂距离内的威胁与3米远的威胁所能激活的脑区不同。远距离威胁与负责更高级的思维活动(包括问题解决、计划和视觉加工)的脑区相关,包括杏仁核、海马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。
- Ashton Springer -
一臂距离内的威胁更令人胆寒,引起了更近似于动物的应激反应,涉及脑区在进化上更加原始。这种防御性的求生环路位于边缘脑区和中脑。
该团队还发现远距离威胁留下的印象更浅,恐惧也更易消除。与之相反,侵入个人安全距离的威胁性图标更难被忘记,即便第二天的实验中没有电击。
上述结果也与早期研究强调的结论相符:涉及侵入个人空间的创伤性事件(例如强奸和袭击)与PSTD的相关性,较之于远距离威胁明显更高。
根据该团队的研究,更好地理解人脑对"接近度依赖性创伤"的反应,可为将来治疗PTSD提供洞见。
"我们认为小脑可能是一个有意思的干预点。"杜克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、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凯文·拉巴尔(Kevin LaBar)评论道,"从临床角度来讲,这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。如果能以某种方式消除小脑内持续的威胁表征,那么(恐惧)重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。"
作者:Anthony Wood | 封面:Ashton Springer
译者:兰川 | 审校:冯尚
排版:兵书
原文:
https://newatlas.com/science/danger-fear-human-brain-proximity/
危险是远是近?大脑不同反应!危险营销推广、 孙琦、 catch、 菜鸟国际和海关打通跨境电商出口退货通道、 fanzle、 六大站点齐涨,亚马逊欧美站FBA费用再上调!、 马来西亚报团多少钱、 马来西亚旅游团、 马来西亚旅游团、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